好的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竞争力,提升企业开办服务水平是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方面。今年来,山东省青岛市市南区行政审批服务局聚焦审批提质增效,围绕“易办”“好办”,推出一系列改革措施,不断优化企业开办服务,持续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
大力推行“青易办”企业开办服务,实现企业线上完成开办所有事项的一网填报,企业变更、备案、注销等高频事项“全程上网”,减少企业跑动次数。元宇宙(青岛)医疗技术有限公司经办人辛先生说:“现在办业务都是全程电子化、零跑腿了,我们的股东包括监事都是用手机端签章的,这样不管我们在哪注册公司非常方便。”现在企业开办由过去需跳转登录7个网站分别办理,优化为集PC端、APP、微信公众号、微信小程序“四位一体”的企业开办智能一体化平台,实现“一次登录、一键提报、同步审批”。同时,在“爱山东青e办”APP、“青岛市民中心”微信小程序,“市南审批大厅”微信公众号多端口布设,业务流程与PC端共享共用,实现一套平台、一次填报,即可办理完成企业开办所有业务。
青岛新华云链科技有限公司房先生带着申请材料来到市民中心企业开办专区,从抽号到拿到“企业开办大礼包”仅用了1个小时。事后房先生感慨地说:“没想到,我只到一个地方就把营业执照、税务登记、公章刻制等开业所需要的所有的业务一次办好了,现在开办企业太方便,太顺畅,效率线年市南审批服务大厅入驻青岛市民中心,首创市区一体化服务模式,打造市区联办的“企业开办一窗式服务专区”,设立了市区通办的审批楼层,原需跨越市区两级办理的审批许可事项可在一个楼层办理完成。涉及对外贸易经营备案、食品经营许可的企业,在市级办理营业执照后可直接在专区办理相关区级业务,企业群众无需再次跑腿,营业执照申办、印章刻制、发票申领、社保医保、公积金登记、银行开户等企业开办所需流程,均可在一体化企业开办专区办理,企业在享受实现“一个环节,一次办好,立即办结”的同时,还可直接免费领取含有营业执照、首套印章(一套4枚)、税务ukey、发票及政策卡片的“企业开办大礼包”,让企业、群众享受到“1+12”的便捷高效服务体验。
今年7月市南区行政审批服务局,在全省率先推出零基础“白话”办事指南。“零咨询”白话革命从群众视角出发,对办事指南进行“白话”式解读和批注式备注。针对申请材料配置示范样本,针对申请表单配置示例表格,将原有办事指南升级为图文并茂的“零咨询”导办模板,同步制作“视频”“语音”版,让办事群众一看即懂、一填就对,实现“百姓看得懂、收件有标准、审批有依据、办理无障碍”。
几日前,市民工作邵女士焦急的来到青岛市民中心市南区“企业开办一窗式服务专区”,表示自己想办理企业地址变更的业务,可是自己上了年纪、流程还不太理解,不便网上操作。工作人员了解情况后立即帮助邵女士进行了网上业务申报。业务办结后,工作人员结合办事指南小视频,为邵女士讲解电子证照的使用方法。“现在真是太方便了,看着这个视频版的办事指南,我这个老太太也可以自己在家,跟着一步一步地办理业务了。”邵女士高兴地说。自推行办事指南“白话革命”以来,网上预审驳回率降低30%,现场办理收件时间压缩20%,电线%。
近日,济南格林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拟在青岛设立分公司,经办人宗女士原本想先电话咨询一下业务办理流程,准备好材料后再从济南来青岛办理。企业开办专区工作人员得知情况后,立即为其提供全程“异地帮办”服务。宗女士把所需材料通过微信发给帮办代办员。当看到申报的住所为集中办公区域后,帮办代办员主动对接集中办公区的相关负责人,按照有关流程顺利完成地址添加业务。之后,帮办代办员通过“青岛市企业开办智能一体化平台”代经办人申报完成分公司设立业务,指导经办人使用“青易办”电子签小程序完成电子签章。该公司第二天就收到快递送达的营业执照。
市南区行政审批服务局创建“暖南”服务品牌,组建“暖南”审批服务团队,为企业提供“一对一”“手把手”的帮办代办服务。建立“暖南”审批服务驿站,将政务服务链条延伸进楼宇、进园区,实行重大项目“专业化指导帮办”,变企业“上门找服务”为政府“主动送服务”,搭建政企沟通平台,助力区域双招双引、重点项目落地见效,吸引更多的优质企业落户市南、建设市南。目前,“暖南”审批服务团队已走访企业150余家,电线余次,协助企业核名、办理业务500家。还携手青岛海天中心运营方举办审批服务进楼宇活动,将服务窗口前移,为开业前20余家商户现场集中提供注册登记,行业许可审批“一站式”帮办代办服务。
下一步,市南区行政审批服务局将继续关注企业需求,对标国内一流,不断优化企业开办服务,持续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
记者11月29日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了解到,该校俞书宏院士团队受天然珍珠母“砖—泥”层状结构的启发,研制出一种新型航天器外层防护材料——聚酰亚胺—纳米云母复合膜。这种新材料由于采用了独特的仿生设计,其力学性能和空间极端环境耐受性均得到显著提升,有望取代现有的聚酰亚胺基复合膜材料。
我国可降解塑料产业已经历了多次技术革新,从光降解塑料到淀粉添加型降解塑料再到可全降解的生物可降解塑料。数据显示,过去5年我国生物可降解塑料消费量平均年增速在20%左右,2019年,我国生物降解塑料消费量约26万吨。
12月1日是第三十四个“世界艾滋病日”,在与艾滋病毒抗争的40年里,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医学的不断进步,人类在抗击艾滋病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却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记者从暨南大学(以下简称暨大)获悉,暨大生物医学转化研究院尹芝南教授团队首次发现白细胞介素(IL-27)可以直接靶向作用于脂肪细胞,并促进脂肪细胞产热,通过燃烧脂质,消耗卡路里,轻松减肥。
伴随着晴好天气,江苏全省秋粮水稻已基本收割完毕,全年粮食生产有望再获大丰收。而稻麦轮作的江苏省,夏粮小麦收成也撑起了粮食丰收的半边天。
时速350公里,营业里程3.6万公里,通达除西藏外的30个省区市……中国高铁以惊人的速度和广度一再刷新我国的“高铁版图”和纪录。供电系统作为高铁列车的“心脏”,在为列车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的同时,也是确保列车安全、高速、可靠、稳定运行的关键。
根据英国《自然·通讯》杂志在线版发表的一项气候变化模型研究,北极降雨量增加速率可能高于此前的预测。这项研究表明,北极总降雨量超过降雪量的时间可能比此前认为的早数十年,并造成多种气候、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后果。
胰腺癌的侵袭性很强,患者预后很差,5年生存率仅为5%,而大多数与胰腺癌相关的死亡是由于肿瘤转移侵入了其他器官。在《eLife》发表的一项研究中,日本大阪大学研究人员揭示了一种以前未知的胰腺癌转移机制,这种分子机制或是开发有效靶向治疗的第一步。
数十亿年来,生物体为了延续生命,已经进化出多种繁衍方式。近日,美国佛蒙特大学和塔夫茨大学的研究团队发现了一种全新的生物繁殖方式,并利用这一发现创造了有史以来第一个可自我繁殖的活体机器人——Xenobots 3.0,未来或可为外伤、先天缺陷、癌症、衰老等提供更直接、更个性化的药物治疗。
据美国太空网29日报道,美国天文学家可能首次探测到两个黑洞相互碰撞发出的光,为了解这些神秘的黑暗物体提供了机会。
11月28日,江苏省江阴市与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正式签约,双方将共同建设长三角太阳能光伏技术创新中心,今后将积极发挥产业、科技和人才优势,重点围绕企业技术创新难题和科技成果转化,组织开展科技攻关提供科技人才供给,培育一批科技“小巨人”,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加快“科创江阴”建设。
11月26日,随着珠玉330kV汇集站3号调相机168小时试运行结束,由国家电投集团黄河上游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建设的,“青豫直流”特高压工程一期405万千瓦配套电源点首批16台50兆乏分布式调相机项目全部并网投运。
从发电厂“无人值守”,到无人机巡检、机器人“上岗”成为常态;从首款国产电力芯片“伏羲”,再到“电网一张图”实现南方五省物理电网在数字世界的孪生……
当中国工程院主席团名誉主席宋健院士站着讲了20多分钟后,工作人员终于坐不住了。虽然老先生思维敏捷声如洪钟,但再有不到一个月,他就90岁了。
北京冬奥会是推动城市环境改善的契机,也是城市转型升级迈向绿色发展的良机。从申办到筹办,北京市始终坚持绿色、低碳、可持续原则,将贯彻绿色发展理念与绿色办奥相结合,充分发挥冬奥会筹办对发展的牵引作用,加快推动首都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努力让蓝天绿水青山成为北京冬奥会的靓丽底色。
眼下,正是蔬菜大棚繁忙的季节,来自山东省聊城市莘县河店镇的科技特派员岳雪龙更是忙个不停。从大棚内的实地诊断到每晚2000多人参与互动的手机快手农技直播,他的服务触达莘县全境,足迹到达河南新乡、河北衡水、内蒙古巴彦淖尔等地。
两年前,北极海冰中的德国破冰船“极地号”船员向夜空发射了一束绿色激光,以研究冬季冰冷的云层。然而,光束在7公里以上的平流层中遇到了一千米厚的粒子层,研究人员后来发现,这是当年夏天席卷西伯利亚的野火产生的烟雾。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陈萍、郭建平团队与丹麦技术大学教授Tejs Vegge团队等合作,首次将配位氢化物材料应用于催化合成氨反应中,开发了一类新型碱(土)金属钌基三元氢化物催化剂,实现了温和条件下氨的催化合成。相关成果发表于《自然—催化》。
11月28日,距离“奋斗者”号全海深载人潜水器(以下简称“奋斗者”号)在马里亚纳海沟圆满完成万米深潜海试任务顺利返航整整一年了。
作为古丝绸之路的黄金路段,河西走廊拥有大量精美的石窟。这里除了有举世闻名的莫高窟,还有天水麦积山石窟等众多石窟。石窟中保存了大量精美绝伦的壁画及栩栩如生的彩绘佛像,那么,绘制壁画和佛像的颜料又从哪儿来的呢?中学生优秀作文:触摸幸福。天津附近银河科技大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