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4日是泰坦尼克号沉没109周年的纪念日。100多年前,号称“永不沉没”的泰坦尼克号撞上冰山,在大西洋沉没。鲜为人知的是,在这艘船上,曾有8名中国乘客,其中6人幸存。他们下落如何,又因何长期被人遗忘?
近日,随着纪录片《六人:泰坦尼克上的中国幸存者》在中国上映,这段故事也终于被公之于众。
你知道吗,泰坦尼克号上曾有6名中国幸存者,露丝获救情节的原型也源自中国幸存者……近日,一部电影揭开尘封真相,转发传递!
被“剪掉”的线日,泰坦尼克号从英国南安普顿港起航。8名中国人作为英国唐纳德轮船公司的雇佣海员,拿着雇主购买的船票,一同进入了泰坦尼克号的三等舱。
根据1907 年《美国移民法》的要求,没有身份的移民只能待在三等船舱内,活动起居全部在船的底层,与头等舱和二等舱乘客严格隔离。这里不仅环境糟乱,而且房间窄小,一个房间有时要塞满10名乘客。
由于设计原因,三等舱乘客想要登上救生船逃生,必须要进入头等舱区域。而当时,部分逃生出口的铁闸门没有及时被打开,三等舱的乘客只能自救。
胡中(Choong Foo音译)在泰坦尼克号沉没之际登上了最后一艘救生船,幸运地得以获救。
第6人方荣山(Fang Lang)则抓住了一块门板,依靠浮力漂浮在海上,在精力耗尽之际,被救生船救起。《六人》监制 、《泰坦尼克号》导演卡梅隆表示,方荣山可能是最后一个被救起的人,这也是电影中女主获救情节的灵感来源。
在电影《泰坦尼克号》中,为电影主线让步删掉的中国人镜头,讲述的正是方荣山的故事。6名中国幸存者中,关于方荣山的记载最多。
据历史学者蒂姆·马丁介绍,方荣山获救后,还全力参与了14号救生艇对其他幸存者的搜救。救生船的船长罗威表示:“如果有机会,像他这样的人我愿意再救上六次。”
△1912年4月19日,《布鲁克林日报》的一篇报道《盎格鲁·萨克逊水手的英雄主义在危难中脱颖而出》,用污蔑中国人反衬英美水手的“英勇”。
而在美国的检查站,6名中国乘客被带有偏见的目光上下打量。不会说英语,又丢失掉了所有能证明身份的文件,他们被怀疑是“偷渡客”,被拒绝入境美国。精疲力尽的六人在救援船上被扣押一晚后,次日便被塞上一艘去往古巴的水果商船。
最终,在6名幸存者中,只有方荣山设法返回美国,成为了一名商人。亚林被遣送到香港或上海,下落不明;严喜一直在海上当船员,最后去了印度,下落不明;钟捷在随后的航行中染上肺病,不久在英国病逝;胡中因为同音的名字实在太多,目前仍未确认他的身份。李炳几经辗转,抵达加拿大,在当地开了一家咖啡馆。
1882年,美国国会通过种族歧视的《排华法案》,严格控制华人移民,只有外交官、商人、教师和学生等几类人才能进入美国。为了限制华人人口增长,法案甚至禁止华人妻子移民美国。
在美国社会行为学专家、密歇根大学教授马克尔看来,种族身份和社会阶层决定了当时海关检查的强度。在天使岛移民站,先后拘禁过17.5万中国人,他们最短的被拘禁两周,最长可达到两年之久。
如今,纪录片《六人》的制片人罗彤在接受采访时,也提到了拍摄团队入境美国时,遭到的不公正待遇。时隔一个多世纪,自疫情暴发以来,美国亚裔再次遭到歧视威胁,在美华人纷纷发声。
纪录片导演罗飞表示,泰坦尼克号早已沉没,可是针对华人的有色眼镜却依然戴在很多人的脸上。“从前,我们讨论过泰坦尼克号上,谁是英雄,谁是坏人。而现在,我们讨论的是种族歧视的问题,同样需要说出来。”
109年前,泰坦尼克号的中国乘客曾被刻意看作是“局外人”,被埋没在历史中。如今,亚裔已不再沉默,这使得纪念这起沉船事故的死难者们和幸存者们,更具有现实意义。延安大剧院屋面钢网架结构基本!